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 wGp$dbF@c O]I0aTkw
春日的阳光在云层里踌伫了一阵,还是钻出来了,她的明媚霎时洒落下来,一扫刚才的阴霾。她的明媚霎时也钻进我慵懒的视线里,搅动了尘滞在心灵某一处的冲动:我们踏青去。 |8-E5xr` x8*ans*
)a
但终归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女儿的长笛老师说下午四点准时上课。 !=k&Yl
5GX6m
“不如,就骑车到附近的村子里去采桑叶。”先生建议。沿毗邻住区的青年南路东行约莫半里,右拐就进入村子了。村子因为毗邻城市,成为城市扩建和道路改造的受益者,田地被缩减,兑换成较为统一规划的三层以上的楼房;道路被硬化,板结了人们亲近土地的自然和热情。桑树在楼前院后也不再多见,几个在打“弹子”游戏的孩子告诉我们下到田陇头去才有几棵桑树。一幢砖房前,一只被栓住的狗惬意的在午睡,一只鸡优雅的行走觅食,另一只狗心怀戒备的在砖房前徘徊。打“弹子”的孩子们玩得起腻了,嘻嘻哈哈的打闹起来。偶然的抬头,看见砖房上倾斜的电视天线和路旁的竹林在窃窃私语。 P,dN
a
) -2HQS8U/e
我坐在砖房前的小木椅上,等先生和女儿从田垅头回来。闲暇之余,视线内的人物、景物和动物原滋原味的也与我的相机做了一次亲密接触。 {9>\h/0 +cZ?}"F
于此,看图说话。[upload=12938] 7OI{p2 hTc&B]K'"+
天线和竹枝一同传递给我遥远的信息。仿佛回到随父母亲漂泊到赣北那个叫新塘的村庄。叶爷爷家买回来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夜晚,在屋子里放了三天,就索性搬到院子里的大木桌上来了。屋子原本就小,围拢来看电视的人却越来越多了。一阵风过,电视画面瞬时没了,留下雪花点哗哗哗的作响。“快,把天线转转,转转就好了。”叶爷爷撩了嗓门喊,他的口音带着浓重的闽南腔,尾音长长的拖着,刚落,那外三层围着看电视的人群里早有人跑到院子的房头,转帮扎在竹竿上支棱着的天线了。不曾想我在这一瞬间偶然的仰望中,依稀看见二十年一闪而过的某个片段。如今,很难在见到扎堆,尤其是聚集在一户人家看电视的情形了,电视作为日常用品走如寻常百姓家。世界因此而成为了视界,方圆远近咫尺之间,只淡漠了观望者聚集时刻的那份和睦的争执,齐声的喝彩和“大市小井”般的亲和。[upload=12939] [upload=12940] [upload=12941] [upload=12942] Ah[<[J^G1i 84*\SwF:
从容淡定是被我纳入优雅的范畴的姿势。身着鹅黄色羽裳的她就这样从浅浅的绿色屏幕前走过,优雅的走进我的视线。而后,她开始舞蹈,时而寻觅大地的馈赠,时而凝听远方的呼唤,有风徐来,竹林簌簌,宛如萨克斯轻扬,她沉醉了,踏着《回家》的乐章,穿过竹林,还会穿过田垅吧,那边隐隐约约的房屋,好象乐谱上跳跃的符号。[upload=12943] [upload=12944] [upload=12945] [upload=12946] (
23!PW't 2SDq4G
一只沉睡的狗发出了惬意的一丝响动,我掉转头看了看它,却发现它赫然被一根细小的铁链栓着。这另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显然,我的纳闷遭到了它的嘲笑,相机咔嚓的那一瞬间,它微微的抬了一下耷拉着的眼皮,藐了我一眼,又沉入它的梦乡里去了。另一只狗适时的出现了,它警觉的看看我,和漫步而来的鹅黄色的鸡擦肩而过,没有丝毫的鸡犬不宁。继续它在砖房前的徘徊。我和它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对视。人类的十二生肖中,我与它同属相。对十二生肖起源这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历代学者众说纷纭。不论是与地支同源,追溯到《史记》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这类说法,还是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以求证生肖说与游牧民族有关,都莫不是见仁见智,且要趋同于生肖的起源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相对于我们——我和同属相的它,我很庆幸,忠诚是被定义了的个性,也是被定义了的责任。[upload=12947] _^`{[mBL B<i&U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