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6
跟帖974期 工学矛盾,并非无药可解
“技工分校的几百名学员2009年没有一起三违发生,素质就是不一样!”这是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管理者对技工分校学员的普遍看法。工学矛盾一直存在于各大企业中,他们的技工分校开办仅一年时间,如何解决在职员工工作与学习上的时间矛盾,达到这样好的培训效果?笔者探访了该矿技工分校的办学情况,体会到—— 工学矛盾,并非无药可解 杨毅 1月26日,正逢每周二技工分校行课的时间,笔者走进了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打通一矿技工分校,六间教室不时传来讲课声、讨论声,200余名学员正在上课。笔者仿佛有一种置身于全日制校园的感觉。 观念改变,是解决工学矛盾的“强心针” “叮铃铃……”一阵铃声响过,到了课间休息时间。笔者走进采掘一班教室,和学员们聊起了读书与工作的关系问题。 “读书当然有用,这个大道理谁不懂呀?”掘进一队的员工刘兴涛这样说,“现在煤矿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再也不是那种靠蛮力就能干好工作的时代了,工资分配也不断在向技术岗位倾斜,修机器的电钳工和掏矸工那个的收入高,这个谁都清楚,所以读书就是直接增加收入的有效方法。” “上班本来就很累,工余时间来读书,还有精力吗?”笔者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职读书和学生时代当然不同,现在花费业余时间,就是为自己学生时代不努力的后果来补课呀!”采煤三队学员李波插话道。“上夜班的就早上睡觉,下午读书;上中班的就晚上睡觉,上午读书。” “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以前专门读书没读好,现在只有花业余时间补上咯。”在场的多数学员也纷纷赞同李波的观点。 铃声再次响起,又到了上课时间,笔者退出了教室,不禁感叹:虽然工作与读书在时间上有冲突,然而大多数员工能够转变观念,舍得花8小时之外的时间来学习,这无疑是从员工的角度给解决工学矛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制度保障,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感冒药” 乘着上课的时间,笔者又走进了校长办公室,向校长了解解决工学矛盾的制度保障。 “工学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这里也同样如此,这个问题不能说百分之百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各种制度还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校长冯齐敏拿出教学计划、学校管理制度等各种资料,谦虚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