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命名2024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决定》公布,中煤新集口孜东矿通风区戚向男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aR~!$Q$q
9pB5,pD
近年来,该矿高标准打造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国中煤青年创新工作室等,形成了科技创新“特色品牌方阵”,成为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Vg8T!
Jm.@G~N]
科技创新的“根据地” IS+p2nsu,
Swnvc~
走进该矿各“大师工作室”,成员照片、履历、荣誉光鲜亮丽,各种设备、工具、配件摆放整齐……处处彰显出生机活力。 q}
[EU
r_YiOf.r
早在“大师工作室”成立之初,该矿就明确了要发挥这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完善基础培训设施,引进多功能电教平台,配置各专业设备模型,搭建职工培训的讲台、技术比武的擂台、建功立业的舞台。
" <q::x^
,D>>ICyc
与此同时,该矿不断推进“大师工作室”机制创建,规范理论课堂、技术讲堂、导师带徒、科技攻关四项职能,项目覆盖11个专业,并对创新项目实施“月度+季度”考核评级奖励,使“大师工作室”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根据地”。 4!Ek-B){S
>.R3\m9hly
自该矿“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完成各类创新成果2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钢丝绳无毛刺对接”技术被选为安徽省第六届绝技绝活项目。 L*)yMHhd
:bcJD'
人才成长的“孵化池” gHRERx
<^5Xdf
该矿深入开展“工匠上讲台”“技师大讲堂”“专业小课堂”等活动,采取“情景演示法”“案例模拟法”“仿真训练法”等培训方式,促使各“大师工作室”成为职工掌握技术的“大课堂”、切磋技艺的“练兵场”。 w=a.o]`fL:
L ~"^/rFW
为满足矿井绿色智能化发展中对“高精尖”技能人才的需求,该矿“大师工作室”吸纳各级劳模8人、资深技师及高级技师60余人,打造“巨慧”智囊团,让“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并驾齐驱,发挥人才队伍的辐射带动作用。 ;HtBhs6 -
z@v~>P
借助“大师工作室”创客平台,该矿累计培训技术工人3000余人次,技能人才占员工总数的80.25%,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曹学涛,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戚向男、杨振等一批“金蓝领”。 ZHVW:gA^^
"fhA.Om
技术革新的“催化剂” f'+{m
q+}LU< |